4月8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扩大)会议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建设研讨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126所高职院校240余名院(校)长参加会议,我院院长李桂贞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介绍了高职发展处2016年工作要点。林宇从关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重视高职综合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关键教改、改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管理等五个方面对高职发展处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教育部“职业教育评估系统架构与高职院校下轮评估实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组长杨应崧教授作了《服务需求、立足自我、扎实“诊改”——“诊改”文件解读》专题报告。他从建立“诊改”制度的目的与意义、建立“内部质保体系”的基本思路、关于“内部质保体系”的建设运行和关于“诊断与改进”与评估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进行了深入解读。
下午,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经贵宝作《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指标体系解读》的报告,他围绕多元质量文化、五纵五横两中心一平台构架、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和戴明循环与知识生命周期管理融合的动力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对职业院校网格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逻辑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以《专业建设中课谱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室化教学的质量控制》为题,从课谱的缘起、课谱的构建、课谱的使用效果及课谱的使用反馈等四方面,以具体教学实践案例阐释了该校工作室化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以《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结合该校的诊改实践,从目标部门绩效考核、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校本数据平台(中心)建设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理念和架构。
最后,大会希望各高职院校要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自觉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诊改复核,自觉承担“双循环改进”中内循环改进的责任内循环改进的责任。
